一、念珠的起源:
中國在隋唐時代(公元六百年左右)開 始有記載使用念珠,及在雕刻佛像時亦有刻上念珠。是隋大業五年,專弘淨土門的道綽法師,其對於修行的實踐,認定稱念彌陀一佛的名號,勸請專修念佛之行。並 為了普及對民眾的教化,用木槵子作成念珠懇勸道俗男女念佛(而對於文盲者則教以『小豆念佛』)。也因為他的努力,讓當時七歲以上的老少男女都會唱念彌陀佛 號,善導大師及是他的弟子。
二、念珠的種類約可分成三類:
(一)手珠:一般是戴在手腕上,亦可隨時拿在手上掐捻念佛。顆數除了常見經書所戴的顆數外,也可以視手腕粗細及珠子大小而定。
(二)持珠:主要拿在手上捻掐念佛之用,以大顆的質材做成。顆數是視乎珠子的大小按經書記載顆數穿成。
(三)掛珠:掛在頸上的佛珠,一般是一百零八顆,質材也算是比較大顆的,通常是出家人(住持、主法和尚)於法會中配戴,後面還會吊掛一條以中國結做成的『莊嚴』,讓高僧大德配戴掛珠時可增加威儀。也有用一些較細粒穿成的掛珠(108顆),可拿在手上或繞在手上隨時掐捻念佛。
三、念珠的材質:
念珠的質料真的是品種繁多!由礦石、果實、骨、陶瓷等等都有。挑選一些比較常見的材質介紹:
(一)金、銀:較為少見,多為供養用。
(二)琉璃:是珠或玉石的一種,不是玻璃,其有不同的顏色。琉璃最大的特色是,任何物品接近它也會被它的顏色同化。
補充:最早所稱琉璃者,應指"青金石",這一種藍色寶石,深藍色中帶有些許金色星點,在此時代的青金石多被稱之為"琉璃璧"故爾後的琉璃瓦多呈深藍色。 然至少春秋戰國時代,國人已經開始會燒製玻璃,又原產阿富汗等處的青金石得來不易,所以逐漸有用燒製玻璃取代(仿)琉璃情形,當然也有(仿)玉器。漢唐之 後,因為技藝的純熟獨立,玻璃一稱才又分別出來。爾後因將原稱琉璃的藍色寶石稱之為青金石,反而琉璃這一種寶石就被人們弄混。
(三)硨磲:硨磲是海中的大蛤的殼打磨成珠。
(四)瑪瑙:瑪瑙是結晶石英,有很多不同的顏色,常見有黑色、紅色、 原色、灰色、天眼石等。也是佛教七寶之一,故是念珠最常用到的石類。
(五)琥珀:琥珀本是一種樹脂,因藏於地下千萬年而成。因出產地及環境不同而有很多種類,有透明金黃色的金珀,不透明黃色的蜜蠟,朱紅色的血珀,黑色不透明的瑿珀,還有內含雜物的花珀等等。琥珀歷來被視為珍寶之物,佛弟子亦多用作供佛及做成念珠。
(六)珊瑚:珊瑚是產於海中由動物所分泌的石灰質,因是經歷千萬年才成,故被歸為寶石類。一般人認為珊瑚是有驅邪及逢凶化吉的功用。
(七)菩提子:菩提子是一種叫川殼的草木植物所結的果實,非菩提樹所結的果,菩提樹所結的果實是叫金剛子。菩提子亦有很多不同的果實, 按表面花紋分為有星月菩提、鳳眼菩提、龍眼菩提、草菩提。另有不同地方出產的特色菩提,如天竺菩提、天台菩提等。
(八)金剛子:即是由菩提樹所結的果實。
(九)玉:中國人愛好玉石,所以亦有用玉石來造成念珠。
(十)寶石:種類極多,常見有虎眼石、青金石、金沙石、綠松石等等。
(十一)果實:如木槵子、摩尼子、陀羅尼子、太陽子等等。也有用果實的核來作成念珠,如桃核及橄欖核等,一般都會刻成花紋或羅漢。
(十二)骨角:象牙、牛骨、犀牛角、牛角等都有用作念珠,而且多會加上雕刻,不過近年象牙及犀牛角因禁售已很少見,也不建議佛教徒用這類的。
(十三)陶瓷:陶瓷念珠多是繪上佛像、菩薩、羅漢等,因陶瓷易碎, 一般陶瓷念珠多用作鑑賞藝術品之用。
(十四)水晶:水晶是硬度很高的礦物,有不同的顏色及種類,尤其水晶又有所謂『淨化磁場』之說,成了極受歡迎造成念珠的材質;常見有透明白水晶、紫晶、粉晶、髮晶、茶晶等等。
(十五)竹、木:竹及木亦有用作念珠,如紫檀木、沈香木、黑檀木、伽楠木等等。
(十六)其他 -- 包括玻璃、塑膠、合金等等。
《佛說校量數珠功德經》中,推崇菩提子所製的數珠,我想佛陀應該是教導我們不要在意念珠的材質,不一定貴重的材質功德就大,重點是虔誠的心,以及真實修行。而且菩提子本身的材質堅硬,可引申為道心堅固不退轉之意,非常適合修行人。
四、念珠的顆數:
念珠的顆數於各佛經中,所記戴也有不同,現舉其中最常引述的供參考:
1. 金剛頂瑜伽念珠經 1080, 108, 54, 27 顆
2. 木槵子經 108 顆
3. 陀羅尼集經 108, 54, 42, 21 顆
4. 數珠功德經 108, 54, 27, 14 顆
5. 文殊儀軌經 1080, 108, 54, 36, 27, 18 顆
顆數所代表的意義,是歷代祖師為『方便教化』所說,並非出自經典所戴,現將常見的顆數意義簡述如下,大家可作為參考:
1. 1080 顆: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為 1080 種煩惱。修行就是要去除所有煩惱,轉凡成聖。
2. 108 顆: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一百零八種煩惱一般說法是六根各有苦、樂、捨三受,合為十八種;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合為十八種;總計三十六種;再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合為一百零八種煩惱。
3. 54 顆:表示菩薩修行的五十四個階位,即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 42 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種階位,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及妙覺。
5. 36 顆:與 108 顆意義相同,為便於攜帶,將108顆除三份,成36顆。
6. 27 顆: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賢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學與第四果阿羅漢之九無學。
7. 21 顆: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8. 18 顆:與 108顆意義相同,為便於攜帶,將108 顆除六份。
9. 14 顆:表示觀音菩薩的十四無畏。
五、念珠的搭配:
念珠除了主要的質材外,常附有母珠、數取、記子、記子留等:
(一)母珠:一般母珠是一顆 (亦有二顆),又稱達磨珠。
(二)數取:亦叫隔珠、間珠,用以分隔一定顆數的佛珠。
(三)記子:又稱弟子珠,是串在母珠之另一端,也有做活動式的。多以十顆為一小串,有一說是表示十波羅蜜。捻珠念佛滿一百零八次時即撥動一記子以為紀數。如在記子之上部另附上透明之小珠 (一般用水晶) 稱為助明、淨明、維摩、補處菩薩。
(四)記子留:指每串記子之末端所附的珠子。
六、念珠的持用:
(一)一般持念珠念佛,是由母珠(珠頭)旁的念珠開始。每念佛號、經文或咒語一遍(依各人行門不同)即用心捻掐一顆念珠,間珠不算。
(二)如有記子,每捻珠念佛滿一串珠時,即撥動一記子。
(三)而捻珠至母珠時多不越過,而逆向而回。因為據金剛頂瑜伽念珠經所戴, 各念珠表示觀音, 母珠表示無量壽或修行成滿之佛果, 故捻珠至母珠時要逆向而還, 否則即犯越法罪。
七、其他的意義:
(一)代表三寶:
1. 母珠(珠頭)為『佛寶』,珠頭代表佛之色身,其中錐形的珠頂代表佛的法身。
2. 貫穿整串念珠的繩子為『法寶』。
3. 小珠為『僧寶』。
(二)念珠乃輔助修行的法器,要尊敬但不要被物所繫、被物所礙;因為我們念佛誦經主要是內心的修持,若執著於念珠是什麼質料、要多少顆數、要如何掐捻、 要拿在左手還是右手、放高拿還是垂下,就本末倒置了。
還有一點提醒大家,不執著可不是隨便哦!上淨房(洗手間)時,請將念珠先取下放於口袋中,淨手後再帶上,畢竟念珠是輔助修行的法器。
佛弟子持念珠,除了可以作為輔助修行的計數外,更可藉此常念三寶之功德,令佛弟子自省。
佛珠戴在手上,就是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要學佛菩薩的慈悲。在任何環境時候都能保持平穩不急不躁的寬裕心態。佛珠手鏈一般都是帶左手,因為左手相對於右手來說,用比較少。是為了不妨礙做事。在佛教來說,左手也稱為善手。
佛珠手鏈根據珠徑大小不同,可以混合著佩戴,兩串佛珠手鏈可以一起戴,佛珠手鏈已然掀起中國風首飾的浪潮,中國可以多發展本土民族特色品牌產品,保留了中國文化的韻味,也結合了新興時尚的休閒元素。你知道108顆佛珠,每一顆都有相應的含義嗎?
1.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2. 學佛就是在學做人而已。
3. 沈默是譭謗最好的答覆。
4. 你要感謝告訴你缺點的人。
5. 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6. 你隨時要認命,因為你是人。
7. 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8. 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你自己。
9. 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
10.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11. 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12. 能為別人設想的人,永遠不寂寞。
13. 只有面對現實,你才能超越現實。
14. 與人相處之道,在於無限的容忍。
15. 這個世間只有圓滑,沒有圓滿的。
16. 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後悔。
17.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
18.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19. 憎恨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20. 內心沒有分別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21. 永遠扭曲別人善意的人,無藥可救。
22. 佛菩薩只保佑那些肯幫助自己的人。
23. 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便擁有了一切。
24.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25.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26.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痛苦的,沒有例外的。
27. 其實愛美的人,只是與自己談戀愛罷了。
28. 廣結眾緣,就是不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
29. 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
30. 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疑。
31. 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於淡泊,樂於寂寞。
32. 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33. 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
34. 時間總會過去的,讓時間流走你的煩惱吧!
35. 為了讚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踐踏的香花美草。
36. 別人永遠對,我永遠錯,這樣子比較沒煩惱。
37.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這樣子比較少後悔。
38. 能夠把自己壓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貴。
39. 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
40. 創造機會的人是勇者。等待機會的人是愚者。
41. 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後悔的地方上。
42. 學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43. 默默的關懷與祝福別人,那是一種無形的佈施。
44. 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45. 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
46. 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
47. 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何苦呢?
48. 原諒別人,就是給自己心中留下空間,以便迴旋。
49. 白白的過一天,無所事事,就像犯了竊盜罪一樣。
50. 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
51. 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
52. 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苟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53. 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己缺點的人,是可恥的。
54. 世間的人要對法律負責任。修行的人要對因果負責任。
55. 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
56. 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57. 當你對自己誠實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
58. 多用心去傾聽別人怎麼說,不要急著表達你自己的看法。
59. 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們痛苦的人還要多。
60. 多講點笑話,以幽默的態度處事,這樣子日子會好過一點。
61.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62.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著傲慢。不要使你的謙虛心缺乏智慧。
63. 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64. 與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實,你不如去接受它,這個叫做認命。
65. 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66. 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67. 眼睛不要老是睜得那麼大,我且問你,百年以後,那一樣是你的。
68. 當你知道迷惑時,並不可憐,當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
69. 仇恨永遠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這是永恆的至理。
70. 愚癡的人,一直想要別人瞭解他。有智慧的人,卻努力的瞭解自己。
71. 你每天若看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你就要趕快去懺悔,這就是修行。
72. 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能勇於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會日漸的茁壯。
73. 別說別人可憐,自己更可憐,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74. 當你煩惱的時候,你就要告訴你自己,這一切都是假的,你煩惱什麼?
75. 內心充滿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語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76. 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麼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
77. 多少人要離開這個世間時,都會說出同一句話,這世界真是無奈與淒涼啊!
78. 當你未學佛的時候,你看什麼都不順。當你學佛以後,你要看什麼都很順。
79. 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80. 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81. 同樣的瓶子,你為什麼要裝毒藥呢?同樣的心理,你為什麼要充滿著煩惱呢?
82. 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恆的。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恆的。
83. 忌妒別人,不會給自己增加任何的好處。忌妒別人,也不可能減少別人的成就。
84. 要瞭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85. 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
86. 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沒有智慧與經驗的正確判斷,通常都會有錯誤的。
87. 你認命比抱怨還要好,對於不可改變的事實,你除了認命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88. 不要因為眾生的愚疑,而帶來了自己的煩惱。不要因為眾生的無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89.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與尊貴,是來自於真才實學的。有德自然香。
90. 如果你能像看別人缺點一樣,如此準確般的發現自己的缺點,那麼你的生命將會不平凡。
91. 你目前所擁有的都將隨著你的死亡而成為他人的,那為何不現在就佈施給真正需要的人呢?
92. 在你貧窮的時候,那你就用身體去佈施,譬如說掃地、灑水、搬東西等,這也是一種佈施。
93. 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94. 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就所謂修行是點滴的工夫。
95. 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96. 業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
97. 一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98. 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駡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99. 學佛第一個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你看眾生的過錯,你永遠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100. 別人講我們不好,不用生氣、難過。說我們好也不用高興,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壞,就看你會不會用?
101. 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註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後,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102. 誇獎我們,讚歎我們的,這都不是名師。會講我們,指示我們的,這才是善知識,有了他們我們才會進步。
103.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災禍橫生,多看看橫死在你刀下的眾生又有多少?
104. 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於珍惜生命。不瞭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105. 戀愛不是慈善事業,不能隨便施捨的。感情是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們至死都還在執著與追求。
106. 人不是壞的,只是習氣罷了,每個人都有習氣,只是深淺不同罷了。
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諒的就原諒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壞人。
107. 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你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
108. 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瞭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當有一天,你深入瞭解後,你會發現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