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玄天上帝」,即道教尊奉的真武神。自宋真宗封真武為靈應真君之後,真武得到了宋元明三代皇室的尊崇,其信仰迅速遍及全國,香火極盛。入清以後,真武在官方祀典中的地位逐漸衰減,但在民間仍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一、信仰概述:

 

 

        台灣地區的真武信仰是由大陸移民傳入的,其中主要是福建移民。這其中又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大規模的集體移民,主要是明末清初鄭成功父子及部屬這一移民群;另一種是民間自發的個人行為缺乏計劃與組織,相對的小規模的移民。這兩種移民群是台灣「玄天上帝」信仰的主要傳播載體。


        文獻記載,鄭成功收復台灣時,玄天上帝被供奉在船上,被奉為航海保護神;收復台灣後,又大力推崇「玄天上帝」,修建了許多廟宇。鄭成功之所以在台灣大力扶持「玄天上帝」信仰,目的是為了增加部將反清復明的信心,因為「玄天上帝」信仰在明朝達到了鼎盛,被朝廷奉為護國之神。而對自發性移民而言,在當時航海技術尚不發達的情況下,要穿過波濤洶湧的台灣海峽,絕不是件容易的事。為驅除因無助而帶來的恐懼心理,家鄉的神明成了他們最 好的寄托。「茫茫大海,何處問其道途?……行舟者,皆以北極星為準」。在漆黑夜裡行駛的船隻,唯有依靠天上的北極星來辨別方向。


        傳說中的「北極星君」, 被奉為水神、航海保護之神的「玄天上帝」便格外受到移民的青睞,被帶到船上。到達台灣後,先是供奉在家中。當移民開發活動進入一定階段,聚居規模達到一定程 度,經濟相對穩定的時候,便會修建廟宇,「玄天上帝」成為聚居地民眾共同信奉的神靈。


        據「賴子清」《嘉義縣志》第五篇《宗教》第二章「道教」記載,嘉義縣新莊裡的「北天宮」、安福裡的「北極殿」、溪西村的「北極殿」、頂港坪的「福天宮」、大溪厝的「紫微宮」、秀林村的「晉安宮」、和平裡的「真武廟」、考試裡的「保安宮」、金獅村的「廣福宮」、中埔鄉頂埔村的「靈安宮」等奉祀真武的廟宇,都曾經歷過由大陸移民帶至台灣、奉祀於家,後建廟宇的過程。


        「玄天上帝」信仰在台灣長盛不衰。據民國十九年(1930年)的統計,全台真武廟有 197座,僅次於福德正神(674座)、王爺534座)、天上聖母(325座)和觀音(329座)。


         此後,王爺及祖籍神明祀廟重要性下降,關聖帝君、真武祀廟相對增長。1960 - 1981年的統計資料顯示,真武廟的數量在全台一直穩居第五位,僅次於王爺、觀音、天上聖母和釋迦牟尼。高麗珍以南投松柏嶺「受天宮」玄天上帝祭祀活動為例,探討台灣地區真武崇拜的流行、分佈及其原因。除神話傳說、鄭成功的大力推崇外,天地會以崇拜「玄天上帝」為題聯絡會友,使得「玄天上帝」信仰轉而與秘密結社謀合,普遍存在於台灣各角落;且「玄天上帝」以其法力高強,擅長除妖、去邪、治命,傳說為乩童的保護神,故廣為寺廟神壇所供奉 。


        東南亞一帶,同中國有歷史悠久的往來關係。從15世紀之後,這一地區又接納了大量 來自中國的移民。華人移民對所在國家的礦業、交通、港口建設和農墾等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同時,他們也把中國的傳統文化和信仰習慣帶到那裡,其中道教也 是他們帶去的一項重要內容。東南亞地區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玄天上帝」信仰就是由華僑傳入的,也主要在華人中傳播。


        據「李天錫」的研究,清康熙八 年(1669年)印尼馬達維亞(今雅加達)華僑的甘蔗種植者在丹戎格羅戈爾區建造了丹戎玄天上帝廟。這是目前所知的海外最早的玄天上帝廟。


          在印尼,尚有至遲建於清嘉慶甲戌年(1814年)的寥內丹戎檳榔的玄天上帝廟、寥內峇眼亞比供奉「玄天上帝」的小廟等廟宇。


        在馬來西亞,潮州的華僑曾在古晉建造了玄天上帝廟 「老爺宮」,即後來的潮州會館,迄今已有百多年的歷史;清同治五年(1866年)福建和廣東的華僑共同集資在威斯利興建福德祠,主祀「大伯公」、「保生大帝」和「玄天上帝」。此廟曾在1882、1925、1964、1975、1985年五次重修。


        在新加坡,廣東潮籍人士在新加坡披立街建造了一座粵海清廟。廟有左右兩 祠,左祠為「天後宮」,供奉「天後聖母」,右祠為「上帝公」,祀「玄天上帝」。廟中現存有一副清道光六年(1826年)的對聯,可見此廟至遲在道光六年已建造 。


        在越南,「真武大帝」信仰較為興盛,其北部與中部有許多奉祀「真武大帝」的宮觀和神祠。越南的「真武大帝」信仰傳自於中國的廣西。廣西的真武信仰很興盛,不僅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廟,而且流行在三月三慶賀真武聖誕。


         據清「沈自修」《西粵記》:「宣化(邕寧 縣)、武緣(武鳴縣)之俗,三月三日,各村以烏米飯祀真武。」《隆安縣志·地理考》:「三月初三,北帝誕。」民國《貴縣志·風俗》記載「三月三日,有祀武 當北帝與天後龍母」的活動。來賓(即今來賓縣),「最崇奉者為玄武神,號曰『北極玄天上帝』,省稱曰『北帝』。縣城北樓及良江、寺腳、大灣、三墟皆立廟專 祀。歲值夏歷三月三日,輒賽會游神」。近世的壯族仍在三月三建齋設醮,俳優歌舞,祭祀保護神真武大帝。受廣西崇祀真武的影響,與廣西鄰近的越 南北部,尤其是從廣西進入越南的路線上,有許多真武祠,如涼山有鎮北真武祠,北寧省的瑞雷武當山有真武祠,紅河東岸巨靈有真武祠,河內西北部有真武觀等。 這些主祭真武的廟宇一般塑有真武像,神像大多面向北方。越南歷史最為悠久的真武廟當屬河內的真武觀,約建於我國北宋年間,又稱為鎮武觀,原在皇城內,1472年,由於皇宮擴建而移建於城外西湖南岸。自創建之後,真武觀一直受到越南歷代帝王的重視,為祈求降雨、除妖,歷代君主多次到真武觀祈求「玄天上帝」降靈。此觀至今猶存,主體建築建造於1893年。大殿中供奉的真武銅像鑄造於1677年,為坐式,散髮,身披鎧甲,左手握手印,右手臂繞有蛇,持劍。


        東南亞地區的玄天上帝信仰一直持續到現代。時至今日,包括東南亞在內的海外華人還有三月三日奉祀真武大帝的習俗。

 

 

二、武當山所存台灣及東南亞功德碑: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黨的宗教、文物政策的不斷落實,湖北武當山道教文物的保護及宮觀維修也得到了加強。1984年武當山道教協會成立後,接待了來自台灣地區的朝聖謁祖團及新加坡、印度、泰國、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瑞典、印 度尼西亞等國家的宗教團體。據1992年的不完全統計,已有台灣省的260多個朝聖謁祖團來武當山進香。2004年農曆九月初九,我們在紫霄宮做調查時,就遇到了來自台灣省南投准天宮32人和花蓮玄岳宮7人進香團。這些進香團和宗教團體在武當山留下了大量的碑文、匾額與對聯。目前,紫霄宮的現代功德碑保存最多,南巖、金頂、太子坡、泰常觀等處也有不少,其他地方如磨針井、雷神洞亦有零星分佈。據我們所見到的,總共有300多通,其中,紫霄宮有 254塊,南巖大殿後有47塊,大部分是台灣地區謁祖團所留,也有來自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等國的宗教團體;泰常觀有19塊,其中有新加坡和台灣地區 朝香團所留碑文;雷神洞有3塊,其中《名留仙山·朝雷神洞捐功德款名單》碑上有來自新加坡的香客;《名留仙山》碑上有菲律賓香客。在紫霄宮大殿內外柱之 上,懸掛有對聯一副:「跣足雲為履游三界踏破真空佛號西方無量,披髮天作冠蔭九州覆昌實境道稱北極至尊」,落款署「菲律賓中國道教總會九八年凌霄殿捐資重 修」。此聯原為明代人所作,1998年菲律賓中國道教總會捐資重修。懸於紫霄宮大正門外楣之上的「始判六天」、「雲外清都」、「協贊中天」均是永樂年間所 作,明清時期重修,1998年又分別由台灣嘉義市頭港裡真武宮、台南市上帝公廟、阿里山受鎮宮信士捐資維修。而懸於紫霄宮十方堂內的「紫氣凌霄」匾,為台 灣省南投縣玄武宮敬獻;懸於紫霄宮大殿左次間上簷「天恩永存」匾、右次間上簷的「治世福將」匾、紫霄宮西宮廳門楣上的「回梓朝聖」、紫霄宮大殿內的「威震環宇」由來自於台灣永康市大灣聖延北極殿、台南市蘭陵堂、南投縣魚池鄉麒麟宮代化堂、台北指賢宮善男信女敬獻。懸於紫霄宮朝拜殿正門之上的「朝拜殿」、殿內的「真武顯赫」、龍虎殿正門上的「紫霄宮」諸匾則是台灣省台北縣新莊市中平路「應天宮」、台南市後甲「北極殿」眾弟子、嘉義縣番路鄉江西村「受皇宮」宮主「羅銀章」所獻。 類似的獻匾、對聯仍有不少,這裡不再一一列舉。凡此可見台灣省及東南亞等國對真武的崇信。

 

 

三、武當山朝聖謁祖的原因:

 

 

        台灣省及東南亞諸國的宗教團體之所以來武當山朝聖謁祖的原因主要有:

 

 

一、武當山乃「玄天上帝」即「真武大帝」修煉與飛昇處,是真武崇奉的中心。真武來源於古代 「四象」之一的玄武,道教產生之後,隨「四象」崇拜進入道教神系,充任四方守護神中的北方之神。玄武受到官方祭祀的文獻記錄出現在北周,唐代已有專祠。不 過其身份的顯著改變則是在宋代。流傳於北宋的道經已將武當山與真武聯繫在一起,今存河南嵩山、刻於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的《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經》 即稱真武「入武當山中修道,四十二年功成果滿」。張端義《貴耳集》(卷下):「均州武當山,真武上升之地,其靈應如響。」下及元朝,武當道士編刊 了《武當福地總真集》、《玄天上帝啟示錄》等經書,使真武神在武當山修仙得道的故事更為豐滿完善,武當山成為世人崇奉的真武道場,香火旺盛。元代統治者或 加封神號,或修宮賜額,或遣使奉香建醮,使武當山教團勢力日益擴張,武當山成為與正一道本山龍虎山齊名的道教名山。至明朝,由於明成祖把真武神作為明皇室的特殊保護神而大加崇奉,在真武神的本山武當山大修宮觀,史載「當永樂中,建真武廟於太和,幾竭天子之府庫」,30萬軍民在12年時間裡,共建9 宮9觀33處建築群。成祖之後,歷代皇帝對武當宮觀多有增修,加之官吏、藩王、信士的興建,武當山宮觀規模難以計數。據不完全統計,明代有各種建築500 多處,大小為楹2萬餘間,武當山被稱為「皇室家廟」,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道場,也確定了全國真武信仰中心的地位,其影響及於今日。

 

 

二、武當道教的影響。明末清初,武當山各宮觀曾向外地派人傳道,使武當道教在包括 台灣在內的全國各地得到廣泛傳播。據台灣台茄荖會永清宮廟志記載,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湖北谷城縣安營村武當山正一派道士洪氏三兄弟東渡台灣,禮奉玄帝香火;嘉義縣梅山「玉虛宮」廟碑記載,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武當道士在福建開闢基業,後東渡台灣建廟供奉玄帝。據賴子清《嘉義縣志》記 載,嘉義縣秀林村的「晉安宮」,主神系由武當山迎來;福興村的「廣興宮」所祀主神由張姓從大陸武當山迎來;過山村的「保元宮」主神系林姓祖先由武當山迎來奉祀;和平裡的「真武廟」、灣橋村的「北極廟」等主神均發源於武當山。南投縣名間鄉松柏嶺的「受天宮」被公認為台灣的「玄天上帝」開基祖廟。據該廟沿革記載,明末清初,福建李、謝、劉姓諸人來此開墾,隨身帶有武當山北極「玄天上帝」香火,供奉於茅屋中,朝夕膜拜。後來,他們遷往別處,香火竟被留下,附近村民發現後,建造小廟祭祀,後信眾日多,香火旺盛,廟宇規模也隨之擴大。現在,每年三月三日,全台灣玄天上帝廟(除准天宮外)都要到「受天宮」謁祖,其盛況與北港朝天宮的媽祖聖誕不相上下。在印尼的寥內峇眼亞比供奉「玄天上帝」的廟宇中,門額為「武當山」,內有一匾云「太和宮」,顯示出武當山道教的影響。

 

 

           (作者單位: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梅  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淨空居士 的頭像
    淨空居士

    淨空禪林

    淨空居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