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蔡智銘/中縣報導〕
奇蹟甦醒 醫生稱奇
今年65歲的伍義郎,10年前擔任國泰人壽公司襄理,正在事業顛峰期的他,原本就有心臟病史,動心導管手術後回家休養,不料幾天後突然心律不整,送醫後已經沒有呼吸心跳,醫院搶救後發出病危通知,沒想到10幾分鐘後,他卻奇蹟似地甦醒,連醫生都覺得難以置信。
伍義郎說,當時他夢到自己在戲棚下看酬神戲,媽祖突然現身,告訴他不該在這裡看戲,而且拉起他的手回家,醒過來後,他有大叫一聲說「我還要看戲」,才知道已經到鬼門關走了一遭。
伍義郎說,他從小就是媽祖的信徒,或許因為這樣,才會在生死關頭感覺媽祖救他,不論是真是假,他覺得這條命是撿回來的,一定要好好運用,回饋社會。
身體康復後,伍義郎申請退休,加入鎮瀾宮的陣頭莊儀團,專門服務媽祖,更努力行善,除固定捐款給慈善團體外,只要聽到有人生活遭遇困難,也盡力幫助,獲得鄰里稱讚,但許多人不知道其背後有這樣一段故事。
相傳清雍正八年(西元一七三 O年 ) 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人氏林永興 , 自湄洲天后祖廟奉請天上聖母來台 , 途經大甲定居謀生 , 當時移民篤信湄洲媽祖 , 紛紛前來參拜 , 聖蹟靈驗 . 地方縉紳見香火鼎盛 , 事後徵得林氏同意 , 擇地於現址(大甲鎮順天路) , 於雍正十年 (西元一七三二年 ) 興建小祠。 乾隆三十五年 (西元一七七 O年 ) 改建小廟,名為「天后宮」。 乾隆五十二年 ( 西元一七八七年) 重建 , 始見載於台灣府淡水廳文獻中 . 往後由大甲分司誠夫宗覲庭、同鄉進士陳峰毫士、地方縉紳連昆山、巧化龍氏屢次發起獻地重建 , 共襄盛舉 , 將廟擴建 , 改稱為「鎮瀾宮」(鎮海安瀾之意)。
民國二十三年 ( 西元一九三四年 ) 十月大甲西門王燕翼先生與地方弟子聯合發起重修鎮瀾宮。翌年四月 , 清水、后里發生大地震 , 死傷無數 , 大甲地區卻安然無恙 , 民眾為感念媽祖神恩祐民 , 於民國二十五年 ( 西元一九三六年 ) 十月十日落成時 , 並舉行鎮瀾宮首次祈安清醮大典。
(二)貞節媽祈雨:
大甲「貞節牌坊」是為了旌表清道光年間,大甲街長余榮長未笄妻林春事蹟,林氏自十二歲起守貞,並侍奉翁姑不願改嫁,數十年如一日,而翁姑歿後,也撫卹族子為嗣,集貞、節、孝於一身,享年八十六歲,道光十三年,皇帝感念林氏貞節可風,特頒賜旌表表彰其行,與鄭成功、媽祖並稱大甲三神。
據說林氏祈雨十分靈應,清同治年間,戴潮春事件發生,部將糾眾攻取大甲城,並切斷四周水道使城內無水可解渴,情勢頗急,當時城中人原本打算棄城逃走,不過有人提議請林春祈雨,一時之間甘霖傾盆,三度祈雨成功,大甲城乃轉危為安。「貞節媽」神像現今供奉於鎮瀾宮內。
(三)媽祖與報馬仔:
「報馬仔」是媽祖進香隊伍的開路先鋒,負責通知各地信徒媽祖神轎即將到來的消息。李富盛先生擔任報馬仔十幾年,他也曾想要偷懶,擔任報馬仔的頭一年,媽祖從大甲起駕才走到大肚,他就趁沒人注意偷偷搭上車,不料,到彰化時腳卻無端痛得要命,下車走了好長一段路才逐漸恢復,自此讓他不敢再有偷懶的念頭。
(四)信徒進香傳奇:
長達九天八夜,三百四+餘公里的遶境進香旅途非常累人,許多工作人員及信徒都有長途行軍,邊走邊打瞌睡的經驗,平安回家後,咸認為是媽祖的保佑;進香隊伍中最重視紀律的機車團,雖然只有短短三天行程,數百部機車排成二列,儘量維持固定速度前進,機車團連絡人莊財能說,回程時,許多人都有打瞌睡的經驗,如何平安回到大甲都記不得,大家都說是媽祖庇佑。
有一位進香廿一年的七十一歲老太太由衷的說,媽祖恩澤廣被,才會有這麼多人以隨駕進香向媽祖表達謝意;家住彰化縣溪州鄉的蔡廖老太太表示,廿一年前,她的父親在樹上修剪枝葉時,不慎摔落地面,四處求醫都無法站立行走,後來到鎮瀾宮求籤,經媽祖指點後才痊癒。原本相當「鐵齒」的先生得了頑癬,也是受媽祖指引才得以根治,因而接受了媽祖信仰,她於是許願隨媽祖遶境。
張日益加入遶境行列,有一段奇特的因緣,早在五十年前其父親突然中風,病入膏肓,中西醫束手無策,家人寄望於神跡的出現,就在門口擺香案,向上天祝禱,奇蹟似地,一位父執輩人士突然拿著一種草藥到他家,治好了父親的病。而這位救命恩人就是當時的媽祖遶境隊伍娘傘隊班長,具有通靈本事,據說是受到媽祖諭示,專程來救人,而且以後用得著他兒子;張日益因而成為娘傘隊的一員;跟著進香三年之後,他果然也發現自己在遶境時,可以與媽祖取得溝通,之後也當上了班長。
(五)湄洲進香傳奇:
在2000年大甲媽祖往湄洲祖廟進香的行程中,最讓信徒讚嘆的是,向來以應許中南部農民甘霖,被廣稱「雨水媽」的五尊大甲媽,出現靈感的場面,當神轎進入天后宮廟祠前,忽然天落驟雨,信眾即大呼雨水媽有感應要鋪陳前路,先洗淨一切;當神像進入天后祖廟,天氣卻隨即放晴。媽祖遶境莆田市區時,也使已經一個多月沒有下雨的莆田地區連下了四天的雨,令媽祖信徒不得不感佩媽祖的靈驗。
(六)媽祖與三十六執士:
三十六執士是進香隊伍中拿「肅靜」、「迴避」、「遶境進香」等牌令的信徒,是屬於媽祖進香隊伍中的一部份;在2000年的大甲媽祖進香過程中,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故事:進香行程第一天行經彰化,下午三點多,三十六執士乙班人員正在一間寺廟(彩鳳庵)休息等待與甲班人員換班,突然有位老婆婆帶著一堆素粽前來,指名要交給三十六執士乙班的人員吃,他們心裡都在想,為什麼指名乙班才能吃?這不太符合常理,便詢問其理由;那位老婆婆說:「過年前的一個晚上,她夢見媽祖託夢,指示她要在農曆三月五日準備素粽,送到彩鳳庵給三十六執士乙班的人員吃,因為他們那天會餓肚子!」他們半信半疑的收下;從彩鳳庵接班之後,一直繞到十點多才入彰化天后宮,這沿途果真沒什麼食物吃,最神奇的是,甲乙班的輪值次序是從大甲出發前才抽籤決定的,這真的讓人難以解釋。
(七)信徒在大橋上的奇遇:
在1999年,參與進香的蔡先生有段奇妙的際遇,以下是他的敘述:
那年我在太太的陪同下,曙光微微破曉時,二人走到大肚溪橋,發現橋上空無一人,車輛稀少,趕緊加快腳步,想趕到彰化市休息,念頭一閃,立刻聽到「碰」的一聲,身旁的機車,滑向前方,停不住的煞車聲,衝破了清晨的寂靜,在寂寥的四下,顯得大剌剌的刺耳,機車上的騎士,眼看就要摔倒在地,又連忙的抓起車頭往前衝去,往右一看,哇!太太被機車撞倒昏迷在地上,我當場慌了,在這橋中央,如何找到救援車呢?
痴痴凝視著倒在地上的太太,慌亂的我不知所措,忽然,一位身穿藍布衫,白髮盤出了髻,清秀瘦小的身子,面露慈祥的老太太站在我面前,「年輕人不要慌,我們一起扶你太太先坐起來!」老太太用密密柔柔的聲音,溫柔的安慰我;她的聲音撫慰了我不安的情緒,立刻依照她的指示扶起太太;只見老太太兩腿盤坐運氣,充滿厚繭的手掌慢慢地在太太的背部來回摩擦,低沉嘶啞的嗓音,振振有詞的重複著令人不解的詞語...
「你太太沒事了,不過,還是要儘速送醫,再做檢查,等會兒有輛鎮瀾宮工作人員的專車經過,你趕緊站到路旁攔車吧!」老太太用緩慢堅定的語氣告訴我。過了不久,往後一看果然不出所料,真的有輛鎮瀾宮的車朝我們駛來,伸手一揮,說明我的處境後,隨車人員迅速的協助扶我太太上車。
「老太太讓車順路載你一程吧!」「先生你和誰說話啊?」當我往後對站在我背後的老太太說了這句話,隨車人員卻納悶的回應我。「當我揮手攔車時,你們沒瞧見我背後有一位老太太嗎?」「沒有啊!我們遠遠的只瞧見你和你太太」隨車人員用堅定的語氣答覆我;剎那間,我的心頭盪起了陣陣漣漪,不解、問號、疑惑充塞心頭...心想,在這數百公尺,四周無人的橋中央,老太太卻能在幾秒鐘之內,消失無影無蹤,身手之矯健非常人啊!
在太太看完醫生之後並無大礙,於是我們離開了醫院,當下決定回家吧!當火車緩緩離開月台,望著太太因疲倦而熟睡的臉,幸福平安的喜悅盈溢心頭,想起今天的種種遭遇,我知道那位老太太就是媽祖的化身,「媽祖,感謝你的大慈大悲!我願意年年參加進香,來償還你的恩典!」
(八)大雨下摸黑進香:
這是來自大安田莊兄的故事:
大約民國52年,我載著太太騎自行車南下進香,才到大甲溪橋時,就有一盞車燈壞了,到了沙鹿,另一盞車燈又不亮,天啊!在漆黑又坎坷顛簸的石子路上真是寸步難行,偏偏天空又下著兩,夫婦倆正思索該不該打退堂鼓時,突然!我倆共同感覺有一股莫名的力量湧上心頭,鼓舞著我們,冥冥之中媽祖庇佑,賜給我們勇氣突破困境,有信心後,一股作氣,摸黑前進,奇蹟似的只花了一小時就抵達彰化,在沒穿雨衣的情況下,全身竟然沒淋濕,大家都認為不可思議,這無非是媽祖的保佑!
還有一年參與進香,我和太太在西螺時,原本計畫要送媽祖出城,但後來等太久了,就先坐車到下一站,這時怪事發生了,沿路太太竟突然像中邪似的,全身軟趴趴的,渾身發麻、四肢無力,更無緣無故嚎淘大哭,與發瘋沒兩樣,後來我趕緊停車,等媽祖神轎經過時,虔誠跪拜懺悔,祈求媽祖幫忙,很快的,太太竟然就恢復正常了。
(九)進香不碰喪事:
以下是陳老太太敘述進香時發生的故事...
媽祖婆很靈感的,有一次,我在進香步行途中,行經花壇鄉白沙坑時,因尿急未注意到一戶人家服喪剛過,尚未灑淨,而進入借用廁所,出來之後,感覺頭昏眼花,人很不舒服,無法繼續前進,於是搭沿路攬香客的車子,到彰化向大甲媽祖神轎祈求幫助,沒多久人就舒坦多了,之後再隨著媽祖婆一路步行回到大甲。
◎ 以上資料節錄自台中縣文化中心出版之『大甲媽祖文化節』一書及手冊。
【女警執大甲媽娘傘 果真好運來 】
〔記者湯世名/彰化報導〕
大甲媽祖南下遶境進香即將展開,彰化警分局護轎隊中唯一的女偵查佐劉慧觀,2年前還是單身時加入護轎,曾向報馬仔索取「姻緣線」,並執「娘傘」,果真為她覓得好姻緣,去年她還在大甲媽祖南下經過彰化市時產下1子,因此今年,夫妻倆都決定要護轎還願。
前年執娘傘 她求姻緣線
劉慧觀表示,2年前3月間她加入警方保護大甲媽祖鑾轎,就在媽祖鑾轎南下遶境進香經過大度橋進入彰化市境內時,當時單身的她,聽說向報馬仔索取「姻緣線」,會順利覓得好姻緣,因此到了適婚年齡的她便索取了1條「姻緣線」。
她說,警方為避免發生搶轎,還派她在媽祖鑾轎前執「娘傘」,她還聽說,凡是執「娘傘」的女性都會「一舉得男」,當時她還覺得好笑,都還沒結婚,更遑論生小孩了。事後,她也未把此事放在心上。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結束後,劉慧觀在一次警方活動中,與剛調到彰化警分局的偵查佐吳育勝相識,進而相戀,甚至閃電結婚。
去年大甲媽遶境 她產1子
劉慧觀說,後來她想起「姻緣線」的事時,才發覺竟有如此巧合的事,但更巧合的是,去年4月間大甲媽祖鑾轎進駐彰化市的當晚,她順利產下1子。
種種巧合,都讓劉慧觀夫妻倆認為是大甲媽祖的「幫忙」,因此,她與夫婿吳育勝已決定,今年要一路跟隨媽祖鑾轎遶境進香來還願。
------------------------------------------------------------------------------------------------------------------------------------
【 鎮瀾宮媽祖廟 - 地理傳說】
中國建築重視人與景的融合,所以愈後殿的建築愈高,除了可一目了然外,也給人感覺寬廣與氣派。若後方有山脈烘托則更佳,讓它和大自然融合著。
傳說鎮瀾宮從創廟至今沒遷移過,而廟越翻修越大,信徒越來越盛。因鎮瀾宮媽祖坐擁「金交椅」的風水地理,左有水美山、右有鐵砧山、背後有后里台地,兩側又有大安溪、大甲溪(雙龍)環繞,形成一旺盛的地理位置。
還有一種傳說,鎮瀾宮地為烘爐穴,地下三、四十丈挖不到地下水,因此香火越燒越盛!
-----------------------------------------------------------------------------------------------------------------------------------------
瘋媽祖/隨香奇跡 婦人雙腳瘀黑全散
![]() |
參加大甲媽祖長達三百多公里的遶境進香行程,鎮瀾宮人員提醒,信徒事前要有齊全準備,才能快樂隨香出遊。
她不穿雨衣 表虔誠
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服務的詹娟娟說,15年前跟著媽媽隨香還願,當時有名婦人兩腳發黑不良於行,眾人不捨力勸她放棄徒步,或是改搭車,但她堅持走下去。當走到彰化市時,婦人兩腳瘀黑全失,且走得很順,詹娟娟說:「原來是媽祖要婦人徒步,才能通血路。」這也支撐她跟著媽祖進香的力量。
彰化市公所職員胡舒楨則是媽祖回鑾時,連續三年凌晨從彰化市隨香,到大度橋時都過了六、七點。她說:「我從不穿雨衣,任由風吹雨淋啊!這就是對媽祖的信仰。」
大甲媽祖進香,香旗是最重要的象徵。大甲文史工作者雷養德表示,香旗是個人進香的代表,通常會在沿路寺廟過爐蓋章,以增加靈氣,也象徵媽祖一路保佑,平時供奉家中神明廳內,進香次數越多的香旗,被視為最具有靈氣。
帽子雨具水 記得帶
詹娟娟說,她領得的香旗,每次徒步從大甲走到彰化,至少五、六個廟宇蓋章,現在都蓋得滿滿的,她很小心地保存,香旗越舊、章蓋得越多,就代表是越資深,很多老人家都走了幾十年了「看香旗就知道。」
九天八夜的進香,對體力也是一大考驗。雷養德說,隨香行李應儘量簡便,勿攜帶貴重物品,可準備一大一小行李袋,大的放衣物,小的用於隨身使用的物品,春天日夜溫差大,最好有件外套保暖,還有遮陽帽,以減少日晒。
他表示,要自備環保碗筷、水瓶、盥洗用具,沿途可會下雨,雨具一定要帶,最好有個人睡袋,才能隨處而安,舒適透氣的球鞋,走得輕鬆又愉快。
糖尿病患 避免腳傷
梧棲童綜合醫院也提醒,長程跋涉需要體力與耐力,要注意水份與適時休息,儘量穿著棉質易吸汗的衣服,每天要換新襪子,有空的話可用熱水泡腳,舒緩疲累的足部,慢性病患要定時服藥,糖尿病患更加注意,避免腳部受傷不易癒合。
三月瘋媽祖 鎮瀾宮要像伊斯蘭教麥加
![]() |
三月瘋媽祖!台中鎮瀾宮大甲媽祖遶境九天八夜活動,將在四月八日(本周五)深夜起駕,這也是台中縣市合併後首度舉行「台中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台中市長胡志強表示,要將鎮瀾宮打造成為伊斯蘭教中的麥加,「只要是媽祖信徒,一生都要來參拜(朝聖)一次」。
大甲鎮瀾宮每年遶境活動,吸引數百萬人次參與,橫跨中彰雲嘉四縣市、廿一個鄉鎮市區,跋涉三百卅多公里,被Discovery頻道譽為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
胡志強說,全球媽祖信徒約有一億五千萬人,要將大甲鎮瀾宮推向國際,成為伊斯蘭教的麥加;麥加只有廿萬人,每次朝聖湧入兩百萬人,有些信徒得住帳篷,如果大甲媽遶境也有這麼多信徒前來,「大甲的大時代就來了」。
董事長顏清標表示,台中縣市合併升格後首次舉行大甲媽祖遶境,今年許多活動都擴及大台中市,像「萬眾騎福Bike媽祖」自行車慢遊,路線從大甲體育場出發,行經大甲鎮瀾宮、南屯萬和宮、東區樂成宮、豐原鎮清宮四間媽祖廟。
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說,早年媽祖沿途停駕廟宇只有八十多間,不斷逐年增加,今年已增加到一百一十一間。
每年起駕日當天,各地信徒擠滿鎮瀾宮,來自全台的陣頭紛紛到廟前表演,有宋江陣、舞龍、舞獅等,就是要向媽祖致意。起駕時,煙火照亮夜空,至少十萬信徒隨駕,廟內鐘鼓齊鳴,廟埕萬頭鑽動,三聲「起馬炮」後,大班神轎緩緩走出廟外。
遶境行程中盛大的「百年風華‧媽祖之夜」,四月十一日晚上七時在嘉義縣新港鄉公園斜對面舉行。十二日上午八時在新港奉天宮廣場有祝壽大典。
「天天有展演、日日有活動」,台中文化局長葉樹姍表示,台中縣市合併首年又逢建國百年,媽祖文化節期間邀請十七個優秀表演團隊,到九個行政區域演出舞蹈、傳統戲曲等,讓台中市民享受優質文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