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

 

 

使君!你做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你看人就不敢做十善,說我一做善就會有魔障,但他反而不怕做惡會有魔障,因為惡就是魔做的,所以也不怕做惡。唉!人就是那麼顛倒!

 

你若不斷十惡的心,則你渾身都是罪業,從頭到腳每根汗毛都帶著一大堆罪業,那你怎可到西方呢?那個佛會來迎接你呢?你做善事,即使不求生西方也會生的。你若不做善事,而想求生西方,那也生不了。因為你有罪業將你綁著,雖說帶業往生,只是這樣講罷了,還需要你自淨其心才可以。所以說那個佛會接你這個儘造罪的罪人呢?

 

你若明白自性無生的頓法,那你就會很快看到西方極樂世界。你若不悟自心,又不做善事,面光念南無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路程就遙遠得很,沒有法子到得了。


     惠能與諸人。移西方於剎那間。目前便見。各願見否。眾皆頂禮云。若此處見。何須更願往生。願和尚慈悲。便現西方普令得見。

 

我惠能(六祖大師自稱)說我和諸位在剎那間,將西方移到這個地方來,使每個人都能見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們願不願見呢?大家一聽說可見到西方極樂世界,都生出貪心來,於是就叩頭頂禮說:若在此處可見,那我們何必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我們現願和尚您大發慈悲,使西方極樂世界現出來,給我們大家看一看。

 

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六祖大師說要將西方極樂世界搬到眼前,我昨天也答應將西方極樂世界搬到佛教講堂來,但搬要費很多手續和麻煩,故現在我們就地取材,不要搬了,而將我們本身變為極樂世界就最好了!

 

六祖大師說:各位,在你自己色身就是極樂世界。你心淨則佛土淨,佛土淨就是快樂。心淨就是沒有一切的染污法,即使在染污上也會變成清淨,而不被染污法所轉,故說自己的色身是城。

 

「外有五門,內有意門」:五門是指眼耳鼻舌身。內有意門,內有意念,它有開有合,意念有時想,有時又不想。人心就譬如地,就是極樂世界的黃金為地,性就是國王,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住在自心裡邊,當性明白了,你知自性是存在的,是如如不動,了了常明,這也就等於王在這裡一樣。當性去了,王也就沒有。你能明心見性,這就是彌陀現前。當自性在身上時,身心也就存在;若當自性走了,身心也就壞了。要知佛是向自性裡修,自心是佛,自性是佛,要在自性上用功夫,那才能成佛,而莫向身外馳求。自性就是佛性,佛性也就是自性,自性和佛性是無二無別的,所以你若想成佛就必須在自性裡用功夫,就是自淨其意,自淨其心,要將所有的習氣毛病去除,若不除自己的十惡八邪和毛病,而想成佛無有是處,故說莫向身外求。

 

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昔。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

 

你不明白自己的自性,迷失了自性,忘了你的自性,這就是眾生。若自性覺悟,覺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所以斷惡修善,這就是佛。能行慈悲法、存慈悲心,這就是學觀音菩薩。有次我的徒弟對我說:「慈悲對我來講是很新奇的,以前我不知道這慈悲的意思。」我想不但是我的徒弟不明白,很多其他的西方人對慈悲都很生疏的。為什麼呢?因他們不講慈悲,所以就對面不認識觀世音菩薩。若想要認識觀世音善薩,就要去行慈悲法,因慈能予樂,悲能拔苦。慈悲能給他人快樂,這個樂是真正的快樂,而非世間的娛樂如賭錢、看跑馬、跳舞等。能真正覺悟再不做糊塗事,這才是真正的快樂,所謂:斷無明顯法性即是。

 

什麼叫大勢至菩薩呢?就是喜捨,歡喜布施。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四無量心,你若能慈悲喜捨,這就是學大勢至菩薩。

 

你能自淨其意,自淨其心,返本還原到如來藏性,見本妙明心,真明覺性,這就是釋迦牟尼佛,也就是能仁寂然。

 

若你能以公平正直,沒有一點偏私,對任何人都是大慈平等,這就是阿彌陀佛的行為。這都是比喻,你不要以為平直就是阿彌陀佛。不要生出執著來,聽經聞法就怕有執箸,不要說我聽法師說平直就是阿彌陀佛,那你把彌陀佛形容得太沒價值了。你能心裡平直這就是阿彌陀佛的行為。你說這是六祖講的,這有什麼不可信的呢?六祖幾時講的,我怎沒聽見呢?

 

人我是須彌。貪欲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瞋是地獄。愚癡是畜生。


「人我是須彌」:有人有我這就有須彌山。人有人的相,我有我的相;人有人的架子,我有我的架子。這架子有須彌山那麼高。須彌翻譯為妙高,妙高不知它有多高,因它太妙了,所以人貢高我慢就是須彌。在前邊的平直和這裡的須彌都是比喻。這是叫你在自性上就見阿彌陀佛,在自性上就見一切的毛病。

 

「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你有邪心就如大海水,你有煩惱就是海水裡生出波浪。小波浪就很平靜沒有聲音,大波浪衝起有十幾丈高,能將大輪船捲到海底去。就像人煩惱大了,能將智慧光明遮蓋,所以我們要小心點,不要生煩惱。

 

「毒害是惡龍」:有了波浪就會發生危險,這就是毒害。毒害就是惡龍,所以龍宮的惡龍要請客時,就捲起一大波浪,將船上所有人都請到龍宮去赴宴喝龍酒。

 

「虛妄是鬼神」:一般人說:「我不信有鬼,我不信有神,因我看不見。」根本不要看見,因它就是虛妄的嘛!你看它做什麼?即使看見也是虛妄的。鬼是不能用手抓,你見到好像有個形像,而用手一抓它是的確在那兒,因它只是一個影,是虛妄的,而不是實在的。

 

我告訴你們如何看鬼看神,鬼是黑色、黑影子,因它屬陰之故。神是白色的,屬陽。你看時是有那形像,但視之可見,取之不可得,故它們是虛妄的。

 

「塵勞是魚鱉」:塵勞在我們自性就是魚鱉蝦蟹。我對你們講經講這麼久都沒告訴你們說貪瞋是地獄,這不是說貪瞋是地獄,而是說當你有貪心有瞋心就一定會下地獄,因現已種了下地獄的種子——貪心瞋心,那將來一定會下地獄的。

 

「愚癡是畜生」:我常對你們講經說那人像豬似的愚癡。有人說豬很聰明,說牠知道除吃東西、睡覺外什麼也不做,說牠什麼也不做就是聰明。所以有人要學豬,一天到晚吃完了就睡,睡完了就吃,到時候就給人宰殺而被人吃。

 

所以說愚癡就是畜生,你想畜生的一生有何意義呢?但雖沒意義牠也願意活著,如殺豬時牠就吱吱哇哇的叫說:「我不願意死啊!」牠雖這樣哀求,但因人不懂牠的言語,故不明白。若你能懂牠的語言,就會生出慈悲心來不殺牠。

 

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欲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銷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各位善知識,你若能常行十善道,那你就可到天堂去。能除去人見我見,那須彌山也會崩倒。去除邪知邪見的心,那海水也會乾竭。當沒有煩惱時,波浪也消滅了。我前邊曾講過,那小波浪就是人心裡一念一念微細的念頭。你不覺得它有波浪,但實際上它是存在的。而大波浪就是煩惱,小波浪是那微細的無明,在你心裡就是水波浪,就是前念已滅,後念又至。你若要沒有波浪就要去除無明。一有無明就有貪瞋癡此三毒。為何你有貪心呢?就因無明支使你。它說:「我要這樣東西,趕快給我弄來」,那貪心就為它找來,財和色亦是如此。若它得不到,就發脾氣,像我有一位徒弟說:「我想什麼就要有什麼,為什麼我沒有?」這都因無明作怪,就發起脾氣而生波浪了。小波浪還不要緊,當生大波浪時,龍王就要開宴會請你作客了。

 

毒害心忘了,不害人,那內心魚龍就沒有了。因為龍會噴毒氣,人一中此毒就會死的。

 

自己心地上就是覺性如來,放大光明生出大智慧,則外照六門清淨——眼見色不為色塵所轉,耳聽聲不為聲塵所轉,鼻嗅香不被香塵所轉,舌嚐味不為味塵所轉,身覺觸不被觸塵所轉,意緣法不為法塵所轉。當六根門頭都清淨了,就能破六欲諸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其實六欲諸天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聲意。當六根都清淨時,六欲諸天就破了,因六欲諸天的種子和因,就在眼耳鼻舌聲意裡。眼歡喜美色,就生到天上,因天女很美麗。耳聽聲,想我若生到天上就可天天聽音樂,那比人間的吉他、小提琴、大提琴都悅耳。當你的耳不被聲塵所轉時,就將六欲天破了,乃至於鼻、舌、身、意都是一樣的。

 

有人問:「當六欲天破了,那地球會不會壞呢?」

 

答曰:「連虛空都沒有了,怎會有地球呢?」

 

又問:「那我在什麼地方啊!」

 

答曰:「在虛空裡最好啦!不必回來了。」

 

自性迴光返照,叫你覺察、覺悟、覺性如來,則三毒——貪瞋癡消滅,那地獄所有一切的罪業都消滅。如何消滅呢?因你沒有三毒,沒有無明,則一切罪障同時消除,此時就悟得罪性本空。但這先要破無明才會空的。內裡光明外邊也光明,內外無障礙,那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是沒有三惡道,沒有一切的障礙。現在你能內外明徹,三毒消滅,三障銷除,這就是極樂世界。所以我頭先說不必費手續,當下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但你若不這樣修行,那怎能到彼岸呢?離得這麼遠,就是坐火箭到月球都要好幾天才到,更何況西方極樂世界要經十萬億佛土,那比月球遠上百千萬萬倍都不止呢!怎麼去呢?最主要是自淨其心。

 

大眾聞說。了然見性。悉皆禮拜。俱歎善哉。唱言。普願法界眾生聞者一時悟解。

 

大眾聽六祖大師這樣一說,大家都知道原來自己的身體而自己不會用,自己沒有認識自己本身就是極樂世界。這時大家都見性了,於是一起叩頭頂禮,且讚歎地說:真是好得很啊!真是從來沒有聽到這麼妙的佛法,這真是不可思議。大家就說:「我們普遍發願,願法界眾生,誰聽到這個法,就同時開悟,同時證果。」

 

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

 

六祖大師又說:「各位善知識,若想修行,在家也可以,不一定要在寺裡。」為什麼六祖大師要這樣說呢?他是現身說法,他原來在沒有出家前,與獵人住了十五年,在此期間他都用功修行,所以他說不由在寺。

 

在家人能修行,就如同東方人有善心。出家而不修行,就如西方人心惡。這裡都是比喻,不要以為西方人心惡。你但自淨其心,這就是自性的淨土。



     韋公又問。在家如何修行。願為教授。師言。吾與大眾說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依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

 

韋刺史又問:「在家人怎樣修行呢?我願和尚您教授我。」

 

大師說:「我現與你們大家說一無相頌,你們就照這方法去修行,那就和我常常住在一起沒有分別。假如你不照這偈頌去修行,即使出家剃去鬚髮,那於道又有什麼益處呢?故說:道是行的,不行何用道?德是做的,不做那有德?必須要依照方法去修行,才會得到益處。」

 

頌曰。

 

心平何勞持戒   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    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    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鑽本出火    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    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    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    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    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    天堂只在目前

 

「心平何勞持戒」:平就是沒有貪瞋癡。為何你要持戒,就因有貪瞋癡三毒。若能守持戒律,就不被三毒所害。若心平了,就是心裡沒有波浪,沒有波浪就是沒有無明。沒有無明,那又何必辛辛苦苦持戒律呢?

 

「行直何用修禪」:行為能公平正直,這就是禪,禪也就是叫你除去一切毛病習氣。所以有的人說心平何勞持戒,我就不持戒了,但你心到底有沒有平呢?他不管心有沒有平,就先要不持戒,你要心平了才可不持戒,若心沒平怎可不持戒呢?如果騙人說我心平了,但做起事來最不公道,又自私又自利又小氣又嫉妒障礙,這種人心怎會平呢?

 

「恩則孝養父母」:談到報恩就要孝養父母,因父母生育之恩如山高海深,所以要盡孝道來供養父母。

 

「義則上下相憐」:如父母愛子女,這就是慈悲憐憫,這就屬於義。

 

「讓則尊卑和睦」:互相謙讓則尊卑和睦,把尊卑都看得很平等,和和睦睦,則沒有爭執糾紛發生。

 

「忍則眾惡無喧」:忍就是不要在背後說人的壞話或人的私處,不要專門去破壞人,嫉妒障礙人,亂造謠言破壞人的清修和名譽。人應隱惡揚善,不應隱善揚惡,這樣則一切和平安寧。

 

「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古來中國取火是在木頭裡鑽而取火,鑽木取火和淤泥生蓮,這是說你不一定要出家,若能將慾心斷了,在家也一樣是可以有成就的。若有人來勸導你,指出你的錯處,這是你的善知識。像你有疾病,所吃的藥雖非常苦,但對你的病卻是有所助益的。故說「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像做師父的就常挑徒弟的過錯:「你不要懶惰!不要貪睡!」這在一般人就說:為何時常管著我呢?尤其是美國人,自由慣了,不願聽人的指揮,總是唯我獨尊,說:「不論我好不好,我就不要聽人家的,我只要聽自己,即使我是個木頭不懂事,我也要聽我自己的,我要獨立。」我知道這是美國人的思想,不願意聽逆耳的話。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你若能改過,就必生智慧,若不改過這就是愚癡。你若一味護短,有了毛病,總怕人說,且為自己作辯護律師,即使別人指出你的毛病了,還不承認,這種徒弟我見得太多了,他以為可以來騙我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日常所行所做要常饒益眾生,要對人有所助益,不要儘對自己有好處。要知成佛不是說我布施多少萬塊錢,買個佛來做,這要你自己修行才可。而菩提覺性、覺道,是向內心去找,你怎可向外去找玄妙呢?你若聽我的話依教修行,那天堂就在眼前。

 

師復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眾人且散。吾歸曹溪。眾若有疑。卻來相問。時刺史官僚。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

 

六祖大師又說:「各位善知識,你們切記切記,總要依偈來修行,各人要識自本心,見自本性,能明心見性,才能直成佛道。這個法是誰也不能替代誰,誰也不能等著誰。你要知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自己吃飯自己飽,自己生死自己了。你要自己去用功,大家現各回家自己用功去、修行去、自淨其心去。我現回曹溪南華寺。你們大家若有什麼疑問,可以快來詢問。」

 

這時韋刺史官僚、善男信女,個個都開悟,信受奉行。你不要管他們如何開悟,你也要想辦法開悟才算。

 

 

 

 

 

 

~ 請點此前往  六祖壇經白話淺釋〔第四定慧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淨空居士 的頭像
    淨空居士

    淨空禪林

    淨空居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