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農曆十二月為臘月」,古時候也稱「蠟月」。這種稱謂與自然季候並沒太多的關係,而主要是以歲時之祭祀有關。所謂「臘」,本為歲終的祭名。漢應劭《風俗通義》謂「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蠟,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這裡所說的,不論是打獵後以禽獸祭祖,還是因新舊之交而祀神靈,反正都是要搞祭祀活動,所以說臘月是個「祭祀之月」。


  臘月是一年之歲尾,正值寒冬。民諺雲:「臘七、臘八,凍掉下巴」,正是言之其冷。這時冬季田事告竣,故有「冬閒」之說。農事上是“閒”了,但人們生活的節律並未因此而放慢,人們懷著愉悅而急切的心情加快了向春節邁進的步伐。春節,是中國人傳統的三大節中最為隆重的一 節。而臘月,正是迎接春節的前奏曲,在這個前奏曲裏有著豐富的內容。首先從喝臘八粥開始,然後人們要掃房、請香、祭灶、封印、寫春聯、辦年貨,直到除夕 夜。廣義地說過年,應該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甚至可以說從喝臘八粥就開始了,一直要過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才算結束。而過去一些官宦人家,甚至還有拖至二 月二「龍抬頭」那天過年才算結束,從古典名著《紅樓夢》中就可看到。


   過年,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極富有魅力的。為了過好年,中國人要拿出近一個月的時間做諸多準備。人們要忙著對保祐、賜福于他們的神祗、祖先有個交待;要對一 年來的往來賬目有個結算;要對親戚、鄰友、同僚給以節日的慰問,以使今後能更好地相處。對一年來的家庭事、個人事都要加以總結,以使在新的一年裏,個人能 更有進步,家業更加興旺。


  臘月裏的習俗


  臘月歌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燉燉肉);
  二十七,宰公雞(殺灶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臘月初八

  紀念釋迦牟尼

  臘八粥的由來

  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俗。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 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 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倣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 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 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祐,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乾,積 一年的余糧,到臘月初八煮成 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臘八粥在古時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後來材料逐漸增多。南宋人週密著《武林舊事》 說:「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 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至今我國江南、東北、西北廣大地區人民仍保留著吃臘八粥的習俗,廣東地區已不多見。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紅豆、棗 子、栗子、花生、白果、蓮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圓、龍眼肉、蜜餞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確實能增福增壽。


  臘月23

  進行食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于男子。在中國的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自周朝開始,皇宮也將祭灶列入祭典,在全國立下祭灶的規矩,成為固定的儀式了。


  臘月24

  掃房子

  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


  「」字已見於甲骨文。陜西出土的商周青銅器上,就有「子持帚作灑掃形」的銘文。可見,人們在幾千年以前就用掃帚掃除了。《禮記》中,有「凡內外,雞初鳴,……灑掃室堂及庭」的記事。這說明,人們在很早以前就知道污穢、塵沫與傳播疾病有關。周書《秘奧造宅經》中就有「溝渠通浚,屋宇潔凈,無穢氣,不生瘟疫」的記載。


  《呂覽法》稱:「歲除日,擊鼓驅癘疫鬼,謂之逐除,亦曰木難。」後來,逐漸演變為年終的衛生大掃除了。到唐代,「掃年」之風盛行。宋·吳自牧《夢粱錄》 記載:「十二月盡,俗雲月窮歲盡之日,謂之除夜,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挂鍾馗,釘桃符,貼春牌,以祈新歲之安。」,清朝 顧祿《清嘉錄.十二月.打埃塵》:「臘將殘,擇憲書(指歷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塵。」,清朝蔡雲詩 《吳俞欠》詩曰:「茅舍春回事事歡,屋塵收拾號除殘。」《歲時瑣事》則說:「十二月二十四日掃舍宇,凡有所為,不擇憲書,多嫁娶,謂之亂絲日。」


   古代把春節大掃除稱為「掃年」,起源於古代人民驅除病疫的一種宗教儀式。後來逐漸演變為年終的衛生大掃除。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北方稱「掃房」, 南方叫「撣塵」。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對於北方來說,嚴冬中的臘月掃房,只是 撣掃而已,而在南方往往將桌椅板凳,甚至大架子床都抬到河邊、井邊去刷洗。掃房以後,全家就要開始籌辦年貨,請香蠟紙碼、供品,寫對聯、剪窗花、買挂錢、 年畫、鞭炮……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又名「掃塵、打埃塵、除殘、除塵」。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 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 的祈求。


  有趣的是,古時有關掃塵的由來,卻有一個頗為詭異的故事。


   傳說,古人認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屍神,他像影子一樣,跟隨著人的行蹤,形影不離。三屍神是個喜歡阿諛奉承、愛搬弄是非的傢夥,他經常在玉帝面前造謠 生事,把人間描述得醜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間簡直是個充滿罪惡的骯髒世界。一次。三屍神密報,人間在詛咒天帝,想謀反天庭。玉皇大帝 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間犯亂之事,凡怨忿諸神、褻讀神靈的人家,將其罪行書于屋檐下。再讓蜘蛛張網遮掩以作記號。玉皇太帝又命王靈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 作有記號的人家,滿門斬殺,一個不留。三屍神見此計即將得逞,乘隙飛下凡界,不管青紅皂白,惡狠狠地在每戶人家的屋檐墻角做上記號,好讓王靈官來個斬盡殺 絕。


  正當三屍神在作惡時,灶君發覺了他的行蹤,大驚失 色,急忙找來各家灶王爺商量對策。於是,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于臘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戶人家必須把房屋打掃得乾乾淨淨,哪戶不清潔,灶 王爺就拒不進宅。大家遵照灶王爺升天前的囑咐,清掃塵土,撣去蛛網,擦凈門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掃得煥然一新。等到王靈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時,發現家家戶戶 窗明几淨,燈火輝煌,人們團聚歡樂,人間美好無比。王靈官找不到表明劣跡的記號,心中十分奇怪,便趕回天上,將人間祥和安樂、祈求新年如意的情況稟告玉皇 大帝。玉皇大帝聽後大為震動,降旨拘押三屍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這次人間劫難多虧灶神搭救,才得倖免。為了感激灶王爺為人們除難消災、賜福張祥, 所以民間掃塵總在送灶後開始,直忙到大年夜。


  「三屍神」,道教稱在人體內作祟的「神」。據《太上三屍中經》說:「上尸名彭倨,在人頭中;中尸名彭質,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矯,在人足中。」又說每逢庚申那天,他們便上天去向天帝陳說人的罪惡;但只要人們在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掃塵對於人們的生活環境也是大有益處的。據科學研究,在灰塵含量高的地方,每立方米空氣中含細菌竟達幾百萬個,在這種環境中,肺炎、咽炎、肺癌、肺氣 腫、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發病率都較高。灰塵多能吸收和折射陽光中的紫外線,當每立方米空氣中含灰塵1毫克時,紫外線約減少2/3,長期在這種環境中生 活,兒童患軟骨病機會會明顯增加。

 
  此外,打掃衛生,要注意戴口罩、帽子和眼鏡。掃塵後及時更衣。祖國醫學認為,立春後氣候轉暖,萬物復蘇,害蟲也開始孽生。所以,趕在春節前大掃除有助於預防傳染病、流行病。既有益身體健康,又增添了辭舊迎新的節慶氣氛。


  臘月25

  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臘月二十三)後,天帝玉皇于臘月二十五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趕亂歲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 們有了閒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瞭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可見,在傳統社會裏, 民眾生活秩序是依賴著民俗進行調節的。


  照田蠶


  也叫「燒田蠶」、「照田蠶」、「燒田財」,是流行于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千燈節


  是蒙古族、達斡爾族的宗教性節日。蒙語稱「明幹卓拉」,意即千盞燈節。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做“明幹卓拉”去廟裏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這一節日習俗,在新疆維拉特蒙古族中最為盛行。當地群眾在這天吃烤牛羊肉,舉行傳統的體育遊藝活動。


  臘月28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

  多數地方在這一天要趕制過年的麵食蒸。太原人要蒸好「糕兒饃饃兩笸籮」;河北人則是「蒸棗花」預備除夕祭禮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饃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這天才“把面發”,等到二十九「蒸饅頭」。(摘自禮俗流水賬)


  老北京關於春節的一首童謠:

  臘月二十三,糖瓜粘;
  臘月二十四,掃房子;
  臘月二十五,炸豆腐;
  臘月二十六,煮白肉;
  臘月二十七,殺公雞;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
  臘月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教孩子念的時候,我不禁心生疑惑,怎麼是從臘月二十三說到初一,而不是從初一說到十五呢?也許是對節日的期待比過節本身更加有趣吧?!過了初一,自由自在的節日是過一天少一天,而從臘月二十三到初一,過節的氣氛可是一天比一天熱烈。所以大年三十前的日子可不容忽視呀。


  臘月29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于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臘月30

  臘月裏來

  焦守正

  老年間,「春節」是專指立春而言,把農曆元旦稱作春節是辛亥革命以後的事。明朝時,農曆元旦叫「正旦節」,後來俗稱新年,北京人叫「大年初一」,除夕叫「大年三十兒」。從籌備到結束這段時期叫「年關」,總稱「過年」。


  北京的數代都城,統治者又是不同的民族,因而過起年來,無論是形成內容還是風俗習慣,都比別的地方豐富得多,年關的時間也較長。一般說,進入臘月到了「臘八」就算進年關了。


  一般年前的準備階段有二十多天,自「臘八」至除夕,這些日子裏北京人是很忙乎的,即所謂「家無虛丁,巷無浪輩」,街上的行人腳步似乎也加快了。


  臘月市


   一進臘月,市面驟現繁榮,這是一年內的特有市場,叫臘月市。先是賣鹹肉(即臘肉)和粥果的,為「臘八」做準備,如核桃、棗、柿餅、栗子、乾菱角米等等, 還有各色野味,大佛花等。過了初十,開始賣衛畫門神、挂千、金銀箔、燒紙、窗戶眼、天地百分等等。二十日以後,以賣糖瓜、糖餅、江米竹節糕、關東糖、草炒 豆等物,是為「祭灶」準備的,二十五日以後,賣芝麻橘、松柏枝等物,為除夕之夜做準備,貨物齊全,琳瑯滿目,價格也相對的漲高,京師諺語有「臘月水土貴三 分」之說。


  臘八兒


   明代時,于「臘八」之前數日,就將紅棗捶破泡湯,至初八早晨再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等煮粥,叫「臘八粥」。粥熟後,供在佛聖面前及門窗、圓 樹、井灶之上,然後全家皆食和饋送親友。有地位的人家,熬粥用米是皇宮內賞賜的,因而這天也叫「王侯臘」。到清朝又有所發展,還要用百果雕刻出人物等等, 以顯其巧。到了晚清,更是花樣繁多,除了熬粥更加精緻以外,還用染了色的桃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白糖和紅糖、葡萄乾等把粥的外觀恣意點綴,使其更 加華麗。但是不用蓮子、扁豆、薏米、桂圓等,說是用了以後會傷口味。初七夜開始製作,天亮時粥就熟了,供佛饋友不得過午。


  後來的雍和宮熬粥很出名,因為它是用一個能容納數石米罕見的大鍋熬粥,並且皇室還特派大臣前往監製。


  民間互送臘八粥的同時,還送「激白菜」。這是剛入冬時腌制的。


  各家于這天腌制「臘八蒜」,剝蒜浸入醋中,到年三十吃餃子時食用,醋香蒜碧,別具風格。


  唐花


  臘月間進宮的鮮花是在暖房裏培養出來的,也叫「薰花」,明代以牡丹為主,清代時又用金、銅等作為陪襯,紅黃相間,更為艷麗。後來,不僅作為貢品,官宦之家亦互相饋贈。


  隆冬臘月花農甚為辛苦,需晝夜不停地攤火,保持溫氣,培養諸花,據說此法始於漢代。後來除花之外,又增加了青韭、蒜黃、冬蔥等鮮嫩蔬菜。可笑的是起初皇宮內不許用這類鮮菜進貢,更不許用來供佛,說這些是「不時之物」有傷於人。


  窖冰


  臘八那天,京城各河開始打冰,內城禦河所起之冰貯藏在「內窯」。太液池所起之冰,貯存在「雪池冰窖」。各護城河之冰,都在就近河邊土窯存放。待夏季出售。


  晚清時打冰已不限于臘八,一般冬至「三九」期間即可。據記載,打冰之俗起于周代。「周成王命淩人(打冰人)斬冰」,納于淩陰(冰窖)。可見此俗歷史悠久。上世紀五十年代,什剎海邊上依然能見到打冰的。打得整整齊齊的大冰塊,從岸邊坡路上拉走裝車,送往冰窖。


  封印


  每年臘月十九至廿四這九天內,由欽天監選擇吉日,通知各衙門停止辦公,叫「封印」。百官開始休假。封印之日,各部院都邀請同僚歡聚暢飲。所以京城封印之日,前門一帶的園館居樓非常擁擠。


  祭灶


  祭灶是臘月中的一個大典。當日鞭炮極多,有「小年下」之稱。


  明代時祭灶是臘月廿四,清代以後是在廿三。北京有「臘月廿三,灶王爺上天」之說。


  明代時,農民印製馬形和小糟餅、黑豆、寸草等來城售賣,是為神馬準備的。祭時,全家羅拜,祝曰:「辛甘臭辣,灶君莫言」。


  清朝時期,祭灶的儀式又隆重了許多,在廿三深夜,院內立桿,懸挂天燈。供灶君的供品有羹湯灶飯,糖瓜糖餅,飼神馬的有香糟炒豆和清水盂。全家男子羅拜,婦女在室內為爐灶「挂袍」,全家祭畢,將神像揭下,同神馬、千張元寶等一起焚之,即「灶王爺上天了」。


  春聯


  在祭灶的這幾天中,市面上出現了一種特殊的職業——寫春聯。文人墨客在街邊巷口放一小臺售賣春聯,舊稱桃符。一般都當場書寫,以圖潤筆,春聯的內容基本上是送舊迎新之意。


  春聯,一般都用紅紙,唯有內廷及宗室王公府邸,照例使用白紙,再圈上紅邊藍邊。


  門神


  北京居民的大門口,除了門框上貼春聯之外,還要在門扇上貼門神。門神有兩位,一位白臉,一位黑臉,都是甲胄執戈,懸弓佩劍,威武非凡。有人說這兩位是神荼和鬱壘,有人說這是秦瓊和敬德。其實誰也不是,只是「門神」罷了。


   記得,每逢大年三十下晚,我和街坊小夥伴從雜貨舖取20張財神爺畫,挨門挨戶喊:「送財神爺來嘍!」各家各戶有給錢的,有給棒子面豆餡餑餑的,有給饅頭 的,有給塊肉的,給人家一張財神爺,拿走錢或物,再去下邊門戶。有時喊半天,人家也不開門,也不理我們,我們氣急了,喊聲:「送火神爺來了!」喊完立馬就 跑了。


  衛畫


  楊柳青的年畫很有名氣,由於地屬天津,所以北京人稱它為「衛畫」。一進臘月,各繁華地區就支棚搭席,如東四、西單、鼓樓前擺攤賣年畫。還有一種串街賣畫的,用大包袱一背,沿街唱賣,唱得好聽悅耳清晰喜人。


  掃房


  老北京人一般要在臘月廿四日進行一次冬季大掃除,叫「掃房」,除去一切廢穢之物。房山掃清,窗明几淨,再貼上新年畫,確實令人賞心悅目。京諺有「臘月廿四,掃房子」之說。


  稽善惡


  俗傳廿五是佛神下界視察之日,北京人管這天叫「稽善惡」。京城人們在這天都非常小心,起居謹慎,不亂說話,唯恐被老佛神「稽查」了去。


  亂歲日


  自廿五日到除夕稱為「亂歲日」,因為灶君上天了,佛神也視察完了,人們的思想上沒什麼負擔了,就把這幾天謂之「百無禁忌」,民間多數在這幾天之內辦理過大年之事。


  過去再不講衛生的人,也要在臘月三十之前洗澡,廿七、廿八這兩天洗澡人山人海,為的是除去一年的晦氣,好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廿七洗疚疾,廿八洗邋遢」的諺語。


  年三十兒


  除夕是新舊交替的時刻,各行各業停了交易。都在自己家裏打著如意算盤,企盼在新的一年中,碰上更好的運氣。


  這天夜間的鞭炮聲不絕於耳。早先宮廷在這之前就會放花炮,自臘月廿四日起至正月十七日止。每日放花炮,尤以臘月三十兒晚上最盛。前門外大柵欄一帶「八大祥」等店舖,會專門雇人燃放各式花炮,花炮愈盛,愈象徵著買賣興隆。


  除夕夜的活動也是千姿百態——貼挂千,擺設天地供桌、辭歲、守歲、迎歲……,這種慶祝活動一個接一個。午夜一到,臘月就結束了,新的一年也隨之開始了。



轉自:中國民俗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淨空居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