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執慧歸真
無極老母曰:
今日講述修道原則性的主題:「執慧歸真」,茲細加剖析這個名詞的意義。
「執」-不是固執、偏執的肯定義,而是啟迪認定。
「慧」-是智慧。
所以「執慧」之意,就是以智慧的啟迪而善加運用,庶幾達到由智慧探索出一條光明大道。所謂「歸真」,其意有二:
一、世之諸兒女必須明悟人的原靈那裏來?
二、既從那裏來,就必須回到那裏去。
修「道」的意義及其最終之目的:乃在企求人生於世,步上正路而達到「超生了死,脫離宇宙大輪迴之境界。」因為世間的一切景物、情欲,在靈的空間裏俱是「假象」。所以惟有「歸真」,才能擺脫這一切假象所產生的引力,而穿越這一層束縛。如老子所云:「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因為這個「身」,帶來了「七情、六欲。」以今日生理學分析,身體除了普通感官之神經系統外,尚有內分泌及腦電波更為嚴重。所以老子之患有身,乃「慧」而有所覺悟問題之存在,及至「無身」,在此非指毀身,若身亡基毀,一切俱空,則何能言及其它,是以,故其「無身」,乃是突破了「假象」,邁進「真」的境界了。然而天縱奇才、靈敏過人之質者少,以老子的修為,世之諸兒女能及者鮮矣。但後天是因,先天是果,諸兒女欲求達到「道」的最高境界,卻仍可由後天的修持以彌補先天的不足。
「執慧歸真」是一個總體過程的啟示大目標,俾使世之諸兒女如何去體認「道」的精髓,這就是「執慧」。因為「道」在日常生活的周圍範疇內非常廣泛,處處都可以發掘出祂的真理,可是有正,亦必有其反,「道」與「魔」是並存的,如同迷魂陣,看似條條俱是通路,可是卻能引人入岔路,若能奠定了「執慧」的功夫,也就能打破了偏見。老子的「玄同」、莊子的「齊物」:都是力主打破偏見的立論,惟有打破偏見,才能有朗然的智珠。塵世的形形色色、林林總總,都是後天的矛盾所形成,亦即陰陽相激、相盪,由此兩個力量旋渦的運行,所以變化無常也。是故,人生於世容易產生偏見,欲求打破偏見之法,必須從偏見中尋求真理,如老子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從後天的矛盾中尋求平衡。然則修道之過程,有如:
儒家之「執中貫一,修心養性。」以達「忠恕」之境界。
道家之「抱元守一,存心鍊性。」以達「感應」之境界。
佛家之「萬法歸一,明心見性。」以達「慈悲」之境界。
耶家之「默禱親一,洗心移性。」以達「博愛」之境界。
回家之「清真返一,堅心定性。」以達「清真」之境界。
此皆是「執慧」之功夫,必須恆毅修持,就可達到「道」之最高境界,希諸兒女勉而修之。
第十章 結論
無極老母曰:
「道」之進修,不僅合乎中國人的生活要求,即任何國家的人民也都適合,修道是無國際與種族的分別,修道是補助人類生活的缺陷,使人人走向光明快樂的道路,不過各種民族有其不同的修法,但其宗旨是一個「至善」,雖然路線不同,最後歸宿是一樣:「反璞歸真」。中庸曰:「修道之謂教」。修道必須強調修持與實踐,修道有學而知之者,謂之:「自明誠」,有生而知之者,謂之:「自誠明」,一般人均是學而知之,故必須自己用功夫,就可進於道。老子曰:「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與道、與天地、並稱四大。所以修道者由「人道」著手,而修「地道」,然後修「天道」。修天道者,應由「性命雙修」,始得「超生了死」,而可證天道之無上境界。
人道之修持-
人道以人為本位,一切皆由我做起,自己身心清白,才可以敬神,才可以修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道在生活中,當從改善生活做起,這就是「誠意、正心、修身也。」修道須知:「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腳踏實地,往前邁進,才不致落空。所以「本立而道生」,立本為修道之基礎,如不從此處下工夫,則永無成道之日,須知「道」在邇,何求諸遠?修道只是「修身」,身外無道,「孝、悌、忠、信」便是道也,從此可知修人道之基本精神。
地道之修持-
以兼善天下,布施、造功、立德,便是進地道之功夫。既修成人道,便當發救世之宏願,不能以自救為了事,而應再救眾生,所謂「修己度人」,故不能兼善天下者,亦不能獨善其身也。成聖神、成仙佛,應獻身社會,殺身而後成仁,捨身而後取義,布施濟困,行善立功立德,內修固然重要,外功也極迫切,凡有大犧牲者,必有卓絕的精神。驚天地,動鬼神,方可不朽,此即孟子所說的「浩然之正氣」,亦即「良能」也,修道者當發揮此良能,而後可與天地相合。
天道之修持-
以性命雙修,期超生了死,便是修天道之功夫。須知「性命雙修,超生了死。」是進修天道最高之境界,既能超生了死,則可「贊天地化育,與天地參」是同一境界也。大學之「在明明德」,明德即「良知」,明明德即「致良知」,明德者為天賜之一點性靈,性靈不滅,即成聖成賢,此乃修天道的重要功夫。
天道之性命雙修:「體合於心,心合於氣,氣合於神,神合於無。」本此四段進修,即是性命雙修,加之人道、地道所修成之內聖外王之果,就可臻於性命雙修之最高境界-「超生了死」,其靈性永久光明而不滅也。
(全書完)
跋
兩儀定位,即肇陰陽,天覆地載,人處其間。娘放下九六原靈於凡塵,秉天地之靈氣而化育,生生不息,造成世界萬物之中,惟人有萬物之靈。人之初,其先天之靈性本是善良,降落於凡塵,受後天環境之薰陶,習而其性相遠,善惡之別,由此而分,是故順天而行者必昌,逆天而行者必亡。嗟乎!九六原靈僅有四億修成正果,尚有九二原靈生生死死輪迴之中,能知行善修道,而成道返回無極故鄉者寥寥無幾,娘每思及此,憂心如焚,不忍坐視諸兒女沉迷於紅塵苦海之中而不能自拔。
雖上天有好生之德,大開普度方便之門,處處開堂,方方闡教,怎奈學善難,習惡易,覺者自覺,迷者自迷。娘為挽救癡迷之輩,仍不得不將無極之秘本:天道奧義著作於先,道心秘藏著作於後,期以喚醒諸兒女早萌善覺,勤修大道,認理歸真,脫離輪迴,免罹浩劫。今道心秘藏亦已降世,此二部無極天書原本是句句皆含玄機,篇篇皆藏秘奧,娘為使讀者易悟,乃以淺白文句,闡明修道之理,希世之諸兒女應體念娘一片之苦心,詳為研讀而修之,聊述數語以為跋。